区长 仲秋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龙潭区应对复杂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毅前行,砥砺奋进,推动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思想引领,始终高举伟大旗帜,不断坚定了砥砺前行的方向标。
五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扎实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作风大整顿等实践活动,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切实提升攻坚克难能力,集中精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汇聚起实现“五区联建、幸福龙潭”的强大力量,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老工业基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谋定后动,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快驶入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逐渐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GDP保持年均3.6%增幅,总量占全市约25%,三次产业占比从“十二五”末的4.8:65.4:29.8,调整为“十三五”末的2.5:80.5:17,是全市唯一年GDP突破300亿元的县区。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76.9亿元,占全市45.9%;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4.8亿元,占全市19.7%。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加显现,77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8亿元,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占比,从“十二五”末的62%提高到74%。工业核心区地位不断巩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7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925亿元,总量占全市约55%。旅游产业逐步兴旺,打造国家级景区4个,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6.7亿元。物流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物流企业年运输量超550万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优质专用品种耕种率占比超95%,粮食产量、农业产值、畜牧业产值分别达125万吨、59.8亿元、42亿元,均居四城区首位。平台承载水平不断加强。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化工园区通过国家六部委开发区审核认定,荣获“2017中国化工园区20强”等荣誉称号,规上化学工业产值占全市90%以上。龙潭经济开发区实现晋档升级,获批为省级开发区,完成《龙潭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等3个基础性规划编制,冶金行业产值占全市70%以上。全力推进非金属特色产业发展,编制完成《澳门皇冠赌场:龙潭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引进山东德功黑陶、油滴雨点釉等生产技术,进一步拓展产品领域、丰富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着力打造乌拉街雾凇满族小镇、大口钦陶瓷小镇、金珠花海小镇等一批产业鲜明、要素集聚、富有活力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8户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户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9户企业获批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1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统筹推进,努力筑牢发展根基,全面吹响了“三大攻坚战”的集结号。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区2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序列,201户、36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施区、乡两级扶贫产业项目18个,累计实现分红收益200余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无一人因病返贫,完成120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4处安全饮水工程,贫困户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完成4次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22件群众举报案件全部办结销号。全面打响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保卫战,龙潭川、北大沟黑臭水体及生活垃圾场地下水治理工程完工,群众关心的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重大风险有效化解。坚持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全面加强预算源头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7%,财政运行总体稳定。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累计争取债券资金22.8亿元,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隐性风险等级评定由橙转黄。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一心为民,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全心描绘了幸福和谐的新画卷。
城乡宜居环境全面改善。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直接受益居民6400余户。推进38个国有企业管辖小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对40个老旧小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惠及居民近9万户。实施遵义路、湘潭街精品路美化提升工程,建设3.3公里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慢行系统,维修改造支路胡同84.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7.3公顷。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美丽乡村8个、3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1个,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0个。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12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有效治理。建设“四好农村路”244.5公里,改造危桥35座,通行质量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健全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6.4亿元,城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6600元、4140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高标准通过吉林省薄弱校改造督导检查。构建信息化“三大工程、十大项目”,被评为吉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区。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200余项。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标准化卫生院建设全部达标,4家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国家级满意卫生院”。建成龙潭区艺术文化中心,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基本形成。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建成体育健身路径114处,安装健身器材1720件。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增强治理能力,有力巩固了社会稳定的好局面。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做好“一案一整治”工作,重拳治理“十大乱象”,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深化平安龙潭建设,全面实施“雪亮”工程,安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2610个,动态治安防控能力实现整体升级。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建立化工企业安全信息管理中心,顺利通过国务院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区)验收,代表省、市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连续2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倾力破解吉荒高速公路、金珠污水处理厂、榆树街道秀山社区88栋楼搬迁改造等项目征拆难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深入实施采砂专项整治,松花江采砂多年积弊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执政水平,持续释放了政府建设的高效能。
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工作,精简优化机构职能,改革后共设置政府机构20家。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市率先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一网、一门、一次”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模式,澳门皇冠赌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稳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公车压减率达50%。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24个自然村清产核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有效解决林场历史遗留问题。
各位代表!
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龙潭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的正确指挥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在这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战“疫”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忠诚职守,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向险,广大社会志愿者主动请缨、日夜坚守,广大市民群众携手并肩、砥砺同行,共同铸就了一道抵御疫情、护佑生命的钢铁防线,充分体现了龙潭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在与疫情的拼搏较量中,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住了考验,第一时间提级管理,设置260个交通卡口,封闭485个小区、村屯、平房区,612种“一退两抗”药品全部下架,实施2次全区域集中消杀,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渠道;我们的指挥调度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11个工作专班,组建1584人的采样、流调、消杀等专业队伍,完成采样17500余人次,流调700余人次,转运2700余人次;我们的检测救治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完成疾控中心等5家医疗卫生机构PCR实验室建设,免费为13000余名环卫工人、医务工作者等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铁东医院发热门诊,切实提高基层医院应对疫情紧急救治能力;我们的物资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积极争取抗疫特别国债5500万元,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等抗疫费用支出;我们的社会动员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发动2900余名机关干部、教师和社会志愿者下沉基层,与2500余名乡镇、街道干部共同坚守防疫一线。同时,社会各界解囊相助,捐赠各类物资价值510万元,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衷共济、勠力同心的时代赞歌。经过全区上下的合力守护,我们成功将疫情阻断在龙潭域外,成为全市唯一实现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无症状感染者、无“四类人员”进京的城区。
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平稳向好后,我们坚持思想不松、机制不变、队伍不散,设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办公室,进一步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触发机制、包保体系,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同时,我们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推进复产复工复学,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守住了“保”的底线,夯实了“稳”的基础,提高了“进”的质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一年来,我们牢牢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对冲疫情影响,竭尽全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上半年,受两轮疫情冲击,全区经济遭受严重阻滞,发展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经济表现出超强韧性,6月份开始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2.7亿元(预计数,下同)。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8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9.6%。
一是恢复秩序,发展态势企稳向好。着力保工业运行。面对因疫情影响造成的物流运输迟滞、成品库存积压等不利因素,重点支持中油吉化全面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建立健全“供产销”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持续优化生产运行流程,累计节约创效8亿元以上;支持建龙钢铁实施智能化、无人化生产,成为省内第一批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试产成功0.16毫米超薄规格冷轧钢板,填补我省超薄冷轧钢板产品空白。晨鸣纸业废纸脱墨暨机械浆生产线升级改造等8个项目实现达产达效,新增产值32亿元。龙翔新型材料等7户企业晋升为规模工业企业,新增产值25亿元。大力盘活“双停”企业,吉神化学等3户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着力保市场供给。推动商贸企业晋档升级,龙彦橡胶制品等4户企业达到限额以上标准。以“一网全城”电商物流园区为依托,“一网超市”累计在全市铺设126家零售门店,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迅速提升。整合优化旅游资源,打造“陶花岛”精品旅游线路,引进全旅文化大型综合性旅游企业,建成龙潭区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全市首家旅游网约车公司投入运营。着力保农业生产。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积极克服台风影响,全力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启动棋盘百万亩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合作种植项目,推进江密峰镇夹信子村和南沙村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保护地耕作8300亩。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打造棋盘雷猪等3个生猪产业集群,饲养量达18.9万头。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花海旅游公司晋级为省级龙头企业。
二是释放潜能,有效投资不断扩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开展“三抓”“三早”行动,全年开复工吉林炭素整体搬迁及技术升级改造等5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其中,新开工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工业技改等项目34个,总投资61.9亿元,续建瀚禹化工H酸等项目14个,总投资29.4亿元。盛达建材加工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6.7亿元。上争资金成果显著。牢牢把握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全力申报小五金创业孵化园一期、碳纤维产业园区(二期)等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类项目30个,批复资金4.7亿元,到位资金3亿元,有力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招商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克服出行受限影响,创新开展网络招商、委托招商、协作招商等方式,瞄准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包装项目150个,重点推进中油吉化8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装置及配套工程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总投资486.6亿元;签约美思德4.5万吨/年有机胺系列产品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59.4亿元。土地空间有效拓展。收储国有土地17公顷,征收补偿集体土地52公顷,征收房屋面积1.9万平方米,为吉林电子信息学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纾困解难,助企生产共克时艰。深入开展“百人助千企”行动,对累计产值下降超5000万元的12户企业逐户梳理,“一企一策一专班”研究稳企帮扶方案,全力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减免企业复工复产费用,对承租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7户中小型企业减免租金28.1万元。号召江北百货大楼等7家大型商贸企业携手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减免769户商户租金694.1万元,暂缓收缴310户商户租金174万元,力保市场主体数量不减。全面落实涉企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减免税金4300万元以上,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组织政银企融资服务对接会,帮助普康农业等8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性贷款1.4亿元。创新信用担保模式,率先在吉林地区通过“信易贷”平台为企业贷款2000万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双城同创“百日攻坚”为突破口,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擦亮城市底色。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投入资金近亿元,全力实施双城同创“百日攻坚”,开展市场秩序整治等7个专项行动,共计拆除违章建筑3024处、“小锅盖”19532个,清理“野广告”单元楼道5960个,整治“僵尸车”260辆,施划停车位1162个,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编制完成《龙潭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2021-2025年)》,对鹏程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惠及居民5948户。维修改造武汉路、新山街等70条街路,维修面积33.7万平方米。
二是扮靓乡村风貌。集中力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3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个,完成金珠—乌拉街—大口钦吉林北部民俗文化旅游美丽乡村样板区建设,全力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家庭改厕3170户。实施大口钦镇大口钦村、缸窑镇二道村新建及扩建集中供水工程,有效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条件。提高乡村绿化水平,建立金珠镇东风村国有林场植树基地,义务植树13万株。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开展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等7项试点建设工作。
一年来,我们认真回应百姓期盼,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就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621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9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接收单位13家、退休人员3.5万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发放城乡低保金6279.5万元、城乡特困补助644.4万元、住房租赁补贴299万元。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管理,全力推进退役军人社保医保接续工作。
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口钦满族镇中心幼儿园、双语实验小学幼儿园,学期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与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均提前达到国家标准。实施“网络共建、智慧课堂”教学改革,龙潭实验学校在线教育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维修改造64家村卫生室,全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云图有声、听书不断”等近百场线上线下文体活动。乌拉街清代建筑群修缮工程竣工,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
三是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强化。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积极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行动,化解积案82件。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三年专项行动,整改隐患828处。完成两轮国家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整改重大危险源生产企业生产隐患256处。积极迎战“巴威”“美莎克”等台风及暴雪冰冻极端天气,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推动秸秆全量化处置,收储打包秸秆30万吨,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全面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差错率低于1‰,顺利通过国家质量验收。
一年来,我们积极推进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执行能力,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法治型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职责准入制度,公布权责清单86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111项。推进澳门皇冠赌场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定基层澳门皇冠赌场公开事项清单754项。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全面实施“法治环境优化工程”,“七五”普法收官工作圆满完成。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承办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47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澳门皇冠赌场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面落实澳门皇冠赌场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659项,“一窗”分类受理澳门皇冠赌场服务事项588项。探索“数字社区”建设,全面完善社区居民基础数据库。建成机关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急剧增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结果,是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以及各位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结果,是驻区中省市直单位热情关注、倾力扶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与疫情拼搏较量的结果。正是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方才筑起龙潭人民的底气与骄傲!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奋战在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帮助龙潭发展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尤其是这场疫情防控大战大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部分短板:受疫情冲击,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增多、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产业经营困难加剧;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步伐较慢;城乡基础配套建设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三保”压力巨大;个别公职人员干事创业、担当进取的精气神不足,服务意识不强,营商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一定采取有力措施,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澳门皇冠赌场:龙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区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区政府编制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是我区开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处理好继承和创新、速度和质量、政府和市场、城市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等关系,对“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系统安排。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深入落实全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力打造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现代化农业新乡村、现代化服贸新模式、现代化城镇新形象、现代化保障新机制的“五新型龙潭”,努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实践中创先争优,推动新时代吉林北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样板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区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0亿元(预计数,下同),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3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6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一是打造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推动现代工业全链发展,构建“2324”现代新型工业体系,深入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千百十亿”培育跃升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千亿级企业1个、百亿级企业3个、十亿级企业12个和5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化工、冶金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1200亿元以上、350亿元以上,不断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二是打造现代化农业新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食源性优质安全畜产品基地和粮肉奶综合供应基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0个,生猪、肉牛饲养量分别达30万头、4.5万头。
三是打造现代化服贸新模式。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围绕“雾凇冰雪、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资源,构建“一核两带两廊八园”的空间布局,打造“陶花岛”“山梨红”等特色线路,力争到“十四五”末,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0亿元。推动物流产业优化整合,加快构建以生产性物流为主的现代化专业物流体系,努力将龙潭区打造成长吉珲大通道重要的化工、钢铁等大宗物资物流中心。
四是打造现代化城镇新形象。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及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打造文化城区、绿色城区、活力城区、智慧城区,高标准完成乡、村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厕所革命,逐步构建“一核一廊两翼”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五是打造现代化保障新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健康龙潭建设,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预计数,下同)。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定经济运行,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着力提升工业质效。加快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中油吉化按照“减油增化”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总投资220亿元的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前期工作,围绕承接副产品延伸加工项目,配套推进北方公司C4、C5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深加工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化工产业整体优势;全力支持建龙钢铁150万吨/年焦化项目建设,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推进120万吨/年冷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冶金循环产业园,加快推动热轧、冷轧产品实现本地转化。科学调控减量因素,坚持引导中油吉化、建龙钢铁等重点龙头企业有序开展停产检修,科学制定检修计划,合理压缩检修时间,力争将检修影响降到最低。深挖潜能增量因素,大力培育博大东方等4户企业实现升规,积极推进紫瑞化工1万吨/年2-乙基蒽醌及10.8万吨/年含硫废液焚烧制酸联合装置等9个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力争新增产值9亿元;全面盘活中钢吉电等3户“双停”企业,力争新增产值4亿元。强化创新要素支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与东北电力大学、化工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
二是全面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位,编制《龙潭区全域旅游规划》,成立龙潭区旅游协会,加快中国满族雪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面打响“乌拉满族过大年”“花海音乐节”等四季节庆活动品牌,逐步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推动物流产业规范发展,谋划建设现代化钢铁物流集散中心,满足小五金创业园、钢材深加工产业园入驻企业成品管材、板材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运输需求。谋划建设化工园区东部危化品物流产业园,有效缓解危化品运输车辆城区穿行和违章停车问题。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进海格物流、宏基运输实现升规入库。推动电子商务集群集聚,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东来电商、棋盘科技等企业带动作用,以“一网全城”电商物流园区为中心,引导中小型电商企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加快完善铁东、山前等大学生活区域商圈建设,推动北部商圈实现整体升级。
三是积极抓好财政增收。在继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税收征管工作。建立闲置低效国有建设用地台账,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工作力度,切实增加土地基金收入。建立闲置国有资产台账,加大盘活处置力度,有效提高闲置资产使用效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防止资金沉淀,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投入。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落实资金直达机制,积极做好“三保”工作,全力以赴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聚焦释放发展动能,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一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开复工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0个,续建项目15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3.5亿元。助推博大东方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等25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快“三早”项目建设,以春季集中开工、“三早”项目为重点,全力确保瑞吉乙氧基化特殊化学品二期等18个“三早”项目按期开复工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7.3亿元。加大项目谋划力度,聚焦“十个围绕”及新基建“761”工程,包装建龙钢铁热回收焦炉余热发电等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311.8亿元。积极上争债券资金,瞄准中央预算内七大投向及政府专项债券十大支持领域,谋划申报钢材深加工产业园等9个项目,力争到位资金3亿元以上,为后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二是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综合调度体系,健全“三位一体”项目包保机制,形成从项目谋划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审批办证、开工入统、投产达效等一整套协调工作体制,在全区上下营造谋项目、抓项目、建项目的浓厚氛围。强化项目中心功能,深入推行“项目秘书”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服务专班攻坚作用,对重大项目实施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力促进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尽快达产见效。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积极探索容缺办理、承诺办理机制,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有效解决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手续办理难题,为推进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提升招商引资成效。搭建信息渠道,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等与我区产业关联度高、产业转移力度大的重点地区,全面梳理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全力引进以产业链相加、供应链相通、价值链相乘为重点的优势产业转移项目。围绕专业平台,充分发挥商会、商帮、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吉林)全球投资峰会、东北亚博览会等活动,采取产业集群招商等方式,组织开展集中推介,加速域内产业集群式、链条式、配套式发展。全年重点推进乐斯化学医药中间体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签约落地东风化工噻森铜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
四是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大力挖掘发展空间潜力,全面实施土地和房屋征收及违建拆除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八家子村工业用地等10个地块征拆工作,力争盘活闲置土地60公顷,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不断增进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米袋子”供给,完成42.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和建设任务,农作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4万亩;保障“菜篮子”供应,抓好露地瓜菜、食用菌等高效作物生产,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4万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棋盘智慧农业小镇雷猪种繁基地和10万吨/年秸秆发酵饲料加工厂建设。推动养殖业提质扩容,持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完成大军元牧业、万成牧业肉牛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加快3个生猪产业集群建设,饲养量达20万头。推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搭建科学技术研发服务等5个平台,初步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发展。
二是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地力提升为导向,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做大做实“品牌航母”,重点打造夹信子黑木耳、乌拉街小米等八大区域公用品牌和棋盘雷猪等畜牧业地域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家庭农场300户、农民合作社560户。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推动棋盘南北医药产业园区、棋盘村雷猪生态养殖等项目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剩余江北乡八家子村等3个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不断巩固土地承包确权成果。
三是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三清一改一建一增”任务,深入开展“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3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00户,实施整村“无害化卫生旱厕”改厕4000户。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新建、改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8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巩固清收还林成果,补植补造93.5公顷。推进乡村绿化工作,绿化村屯2个。抓好“河长制”落实,完成10平方公里新丰小流域综合治理。
(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完善“双城同创”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路灯、道路、井盖等基础设施维护力度,全面巩固“双创”成果。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对环球小区、望江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建管能力,维修改造衡阳街、洛阳街等7条道路,确保道路完好率达90%以上。集中开展绿地养护,全面美化绿化无物业小区等公共区域,重点打造漓江路绿化样板街,补植绿地20万平方米、栽植花卉10万株。开展静态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最大化释放停车资源,切实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二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提升开发区平台承载能力为方向,重点推进美思德4.5万吨/年有机胺系列产品项目公用工程配套及瀚禹化工2-萘酚66KV输变电线路、博大东方66KV电力线路建设,全面推进凯赛街、东晟路等道路建设,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入驻提供优越发展环境。
(五)倾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一是慎始如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加强“人”“物”同防,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付诸东流。推进疾控中心异地重建项目建设,逐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完善PCR实验室检测功能,做到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全覆盖。加快专用冷藏车辆等设备更新,保证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冷链系统正常运转。提升专业队伍能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形成检测、排查、流调、治疗、防控全流程闭环管理。
二是不遗余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稳定脱贫成效。认真贯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收益稳定的扶贫产业项目进行二次开发,确保产业脱贫收益稳定在60万元/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就业保障水平,新增城镇就业4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持续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充分发挥通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顺翔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2家返乡创业基地作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区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启动“三名”工程计划,强化“五育并举”,营造“实践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发展氛围。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大口钦镇幼儿园、双语实验小学幼儿园建设。加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建设,逐步提升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保健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站社会功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落实“文物长制”,推动“三府”二期维修和开放工程建设。
三是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妥善纾解社会矛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平稳推进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专项行动及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继续跟进国务院安委会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紧盯秸秆全量化利用目标不动摇,加快秸秆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评估工作,切实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政府服务效能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驰而不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推动龙潭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是坚持为民施政。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牢记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深入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下更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定不移地书写好“人民至上”的初心答卷。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持续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三是坚持高效理政。持续深化“放管服”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可容缺、效率高、减负担、敢担当的亲清政企关系,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深入实施“百人助千企”行动,全面落实“减免缓返降”等各项政策,建立联系民营企业常态机制,按季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广“数字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和“掌上龙潭”APP,完成居民信息库建设,逐步提升基层综合管理能力。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澳门皇冠赌场服务三级网络,实现企业群众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四是坚持从严治政。进一步健全抓落实工作体系,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切实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始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站在挑战与机遇交汇的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豪迈情怀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战略定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奋力奏响龙潭“十四五”时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壮美乐章!